室内实测实量是指通过测量工具,在现场对工程的可量化偏差值进行测量检验,可涉及主体结构阶段、砌筑阶段、抹灰阶段和精装修阶段等主要工序,测量的范围涵盖混凝土结构、砌筑工程、抹灰工程、防水工程、门窗工程、涂料工程、精装修等内容。
一、应用背景
外立面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界面之一,代表着地区的地域文化、建筑美学和实用价值,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公域设施的不断完善,宜居城市的建设和改建等民生工程相继展开,选择性对城市环境的内部功能及建筑空间等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变,避免大拆大建,建筑外立面的改造,对于城市环境优化、形象塑造以及公共设施安全系数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有些建筑或受当时设计风格限制,与当前城市风格不协调,又或是风吹日晒外表有破损,需要进行优化设计使之与整体城市风格更加协调,故而需要对建筑外立面进行改造优化。而对于外立面改造工作而言,进行外立面测绘数据采集是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对收集来的测量数据信息做分析对比,设计针对性的修改优化方案是保障改造工作是否能推进完成的关键。
二、技术应用
一些异形建筑通常结构复杂,面积较大,传统测量施工的难度较大,存在人力无法企及的位置,也很难满足设备安装和运维监测等过程中对工程测量精密度、速率和完整性的要求。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建筑工程领域怕应用能很好地满足大型建筑工程远距离数据采集的需求,以高精度零接触的扫描方式对建筑物整体数据进行全方位扫描采集,不仅能降低对建筑物的损伤,还能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很好解决了建筑工程测量周期长,精度差和信息获取不完整等问题,为建筑工程的施工和后期投入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三、维激光测量解决方案
1、产品推荐
2、技术流程
1.1 设备准备:检查设备是否齐全运行良好,电池电量100%,内存是否充足,保证外业作业过程中能正常使用。
1.2 现场踏勘:了解作业现场环境远离一些水域和玻璃等材质物体防止产生噪点,设备采集盲区,确保测站与测站之间公共区域重叠度达到30%,以保证内业数据处理拼接精度,架设区域安全性,保证采集过程中不会被中断。
1.3 站点布设,数据采集:根据踏勘结果,在保证测站之间公共区域重叠度的情况下,合理高效进行布站,根据扫描距离扫描细节程度设置扫描仪参数,更加快速高效的进行外业数据扫描获取。
1.4 浏览数据检查数据完整程度:扫描过程中会根据激光反射强度生成灰度图,扫描时根据实时灰度图判断数据是否采集完整,根据现场情况即使进行补测。
1.5 数据预处理:将设备数据拷入电脑,通过EPICloudSplicer软件将原始点云数据进行解算赋色,得到带坐标带RGB信息和强度信息的点云数据,后期根据彩色点云或者强度渲染可以更加直观地进行测图。
1.6 点云拼接,去噪,切割:预处理得到点云数据,根据外业采集布站,进行一次测站点云拼接,得到完整被测建筑物点云数据,由于采集过程中受到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可能会产生噪点,为了防止相应噪点对后期绘图影响需要进行自动化去噪过滤相关噪点数据,去噪完成后通过选择工具选取相对应被测建筑物点云进行切割提取。
1.7 点云数据预处理,拼接,去噪,切割后,通过EPICloudSplicer软件转换.LAS格式点云进行导出,将导出的点云文件通过CAD插入--附着,然后选择要导入的“.LAS”文件,选择完整路径,点击确定。
1.8 CAD定义UCS坐标系,CAD立面图纸绘制:定义UCS坐标系统保证,测图坐标一致俯视测图,根据点云不同渲染方式的点云数据,对应绘制出相应立面信息,得到完整立面二维图纸。
1.9 输出成果
3、方案优势
实时性:不受扫描环境的约束(如温度、气压、光线)影响等
效率高:自动化数据采集,APP一键操作,即扫即走
非接触性:主动光源,安全可靠,降低外业作业风险
高质量数据:320000点/秒,短时间获取高密度点云数据
数据成果多样性:一次采集数据可以反复使用无需重复测量,根据点云输出不同成果,数据化兼容性好,数据兼容多种软件
三维扫描技术对建筑外立面测量能很大的提高测量效率,通过点云坐标提高外立面测量精度,尤其在建筑表面复杂和曲面上优势更为明显。
|
全站仪 |
倾斜摄影 |
三维激光 |
工作条件 |
白天 |
空域;白天 |
全天候 |
外业时间 |
2小时 |
10分钟 |
15分钟 |
内业时间 |
3小时 |
3小时 |
2小时 |
人工 |
2人 |
1-2人 |
1人 |